
来源:《广西日报》作者:唐广生 杜小品 张银桥
“呜……呜……”静谧的小山村突然响起了尖锐刺耳的警报声,村屯地灾监测员的手机在第一时间收到灾害预警提示。分散在村里的多处高空喇叭随即响起了村民小组长声音:“乡亲们,滑坡隐患点有异常情况,赶快出来,按预定线路迅速转移。”这是日前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黄金镇友洞村开展避险应急演练模拟的场景,也是广西遥感中心实施的“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广西滑坡灾害遥感早期识别与监测研究”项目应用现场。
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采用“天—空—地”一体化地质灾害遥感立体监测技术,可综合光学遥感、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BDS/GNSS)形变监测等技术手段的优势,犹如编织了一张“天罗地网”,全方位实现对滑坡灾害隐患的早期识别和有效监测,让滑坡灾害在孕灾阶段就“张嘴说话”,为开展灾害预警和科学防治提供信息支撑。
在演练现场,技术人员布设了一套北斗地表形变监测系统(“1+5+1+1”分布模式,即1个北斗基准站、5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监测终端、1个雨量计、1个深部位移计)。如当地滑坡体深部位移超过阈值、地表出现形变滑动,村屯监测员手机会第一时间收到灾害预警提示,分散在多处的高空喇叭就会发出预警信息通知村民撤离,该设备的安装使用可有效避免因地灾发生造成的人员伤亡。
据了解,目前,“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广西滑坡灾害遥感早期识别与监测研究”项目成果及监测设备均已共享到当地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成果报告日前也以优秀等级通过专家评审。
报道链接:
http://gxrb.gxrb.com.cn/?name=gxrb&date=2024-05-16&code=009&xuhao=8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