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地区 完成梧州市、陈塘、大鹏、象州县、桂平县、贵县6个测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包括19.33个1:5万图幅,面积9108平方公里。
陈塘地区和平南县马练乡中镇一带分别发现震旦—寒武系具鲍玛序列的浊流沉积和寒武系峡谷水道沉积。在桂平县古泉原划寒武系水口群下部的岩石中,采获Trematosphaeridium sp.、Traxhusphaeridium cultum、Zonosphaeridium sp.等一批微古植物化石,且不含海绵骨针,其中有的化石属种可与湖北峡东地区、广东云开大山地区、广西三江地区震旦系上统植物化石对比,其时代应为震旦系上统,其上覆地层泥岩中采到寒武系微古植物化石,且含海绵骨针。桂平碧滩至陈塘—古袍以及梧州登元、赤水镇一带原划为寒武系的砂泥岩夹多层硅质页岩、硅质岩和砂泥岩、板岩夹多层硅质泥岩的地层,现已划为震旦系培地组。苍梧县鹤洞—雀儿关一带,寒武系黄洞口组顶部采获丰富的Otelella sp.、Homoterta renia、Acrotheleeryx Wamg等腕足类化石,奥陶系六陈组采获较丰富的Diaymograptus sp.、Dryograptus sp.、Amisograptus sp.等笔石化石,苍梧县夏郢镇石罗村发现奥陶系与寒武系接融面上存在沉积间断的古风化面,这些都为寒武系—奥陶系界线的划分提供了新资料。桂平县大湾肚—大水尾一带,在寒武系黄洞口组发现环节动物化石,岩石碎屑成分有较多长石和火山岩屑,有些近于凝灰质岩。在沉积相方面,除发现侵蚀面、槽模、递变层、包卷层、鲍玛序列等典型浊流沉积和复理石建造标志外,还发现许多具牵引流特点的薄层砂岩,古流向研究表明,它们与浊流运移方向(自南向北)近于垂直。武宣县桐岭—贵港市龙头山一带,发现寒武系黄洞口组中的浊流沉积,其鲍玛序列发育,底部常见冲刷作用面,沟模、重荷模、刮模等也很发育,其中刮模长者达2米,流动方向在180°—230°之间。
梧州测区,在旺甫镇背村一带,首次发现晚泥盆世白云质灰岩、灰岩,其中采获云南贝、弓石燕、锡矿山穹穹房贝等腕足类化石,为研究桂东地区泥盆系超覆提供了新资料。大黎一带,发现下泥盆统莲花山组具有河道砾石沉积和曲流砂坝沉积。象州县测区,泥盆系—石炭系采获丰富的腕足类、牙形刺、珊瑚等多门类化石,建立了若干生物带,其中象州县崖脚和南峒等石炭系剖面,分别采获早石炭世早期和晚石炭世较连续的牙形刺带化石、维宪期菊石化石等,为深入研究岩石地层跨时性、深水相区泥盆系与石炭系界线和石炭系内部阶或统的界线提供了重要资料。桂平县测区,下泥盆统莲花山组—郁江组发现多层水道侵蚀充填构造。泥盆系发现多个暴露面、沉积间断不整合面和饥饿面,并对古流向进行了测定,重塑了古地理环境。贵县测区,在上泥盆统桂林组顶部发现铁质泥岩事件层,中—上泥盆统发现生物礁滩,查明莲花山组第三段与那高岭组、融县组与桂林组、东村组和额头村组为相变关系,莲花山组为穿时岩石地层单位。在中下泥盆统中发现数个古暴露面,为层序地层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在贵县龙头山南侧大片第四系进行了浅钻揭露,了解了第四系下伏基岩地质构造特征,在临桂组和望高组中采集了热发光年龄样,其年龄值分别为6.18±0.52万年和1.32±0.12万年,为该区基础地质和工程地质提供了重要资料。
(资料来源:新编《广西地质矿产志》)
上传时间:2007-9-5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