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中地区 完成镇龙山、大明山2个测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包括6个1:5万图幅,面积2834平方公里。
镇龙山测区,寒武系小内冲组、黄洞口组具浊流沉积特征,但浊流作用强度减弱,鲍玛序列发育不全,槽沟、槽模等特征不发育,具有砂包泥和泥包砂、铁锰质结核及“铁皮”硬底等特征。查明本区泥盆系属于其北部象州型和南部六景型的过渡区,为进一步研究洛赫考夫期至布拉格期的海水进退规程提供了新资料。该测区,首次在黎塘发现水美岩楔(法门期),认为其成因为受凭祥——大黎深断裂控制的斜坡沉积相。
大明山测区,泥盆系和石炭系采获一批重要的竹节石和牙形刺化石,白垩系和第四系首次发现较丰富的植物孢子和花粉化石,为解决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重要资料。
桂东南地区 完成石南镇、陆川县、岑溪县、那卜圩、公馆圩等5个测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包括16个1:5万图幅,面积7558平方公里。
桂东南云开大山地区,查明了岩组序列,自下而上为平政变粒岩组、灵山片岩组。在岑溪、容县一带,发现多层透辉角闪岩或大理岩化灰岩。平政变粒岩组中,锆石同位素年龄为685~972Ma,初步确定其原岩时代为青白口纪—震旦纪。在测区东部归义镇石川一带,首次于志留系石幕组中发现巴克小型罗旋笔石(Syirograptus minor Bouck)、花辨笔石(Petalolithus nispawicus)等早、中志留世笔石带中的标准分子。在旧村泥盆系和志留系平行不整合面之下,采获腕足类莫龙贝(Molongia of.uniplicata)等志留纪晚期标准化石,系在广西首次发现的晚志留世浅水相腕足动物群;在不整合面之上的碎屑岩中采到早泥盆世晚期—中泥盆世早期的鱼类化石。这些发现为确定泥盆系与志留系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以及圈定钦州残余地槽向北东延伸的范围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对研究该区乃至云开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那卜、长山地区南部坡塘村、乌石垌等地,在志留系连滩组发现Rastrites sp.、Pristiograptus sp.、Petalolithus sp.等笔石化石组合,射广岩组中锆石U—Pb等时线年龄值450±12Ma。查明射广嶂—三宝嶂—鹿吊水库一带,下古生界变质地层为一套总体有序局部无序的具有褶叠层特征的构造地层。在射敛屯泥盆系莲花山组中,新发现厚约5米,延伸大于500米的水道沉积砾石层。白垩系中,发现有两个火山喷发旋回。公馆—铁山港一带,发现下泥盆统与志留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在原早石炭世地层中,发现泡沫内沟珊瑚带及假乌拉珊瑚带,为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划分提供了新的依据。白垩纪、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中,采获一批孢粉化石,并获得一批第四纪地层热发光年龄值。在岑溪大湴“红层”盆地,首次采到介形虫、轮藻等化石,确定该“红层”时代为晚白垩世。
(资料来源:新编《广西地质矿产志》)
上传时间:2007-9-5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