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黄金在我国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沙,直至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以向世界公布我国黄金产量为起点,这层面沙才被逐渐撩开。
金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金,元素符号是Au,原子系数为79,原子量为196.9665,密度是19.3克/立方厘米。金,由于在自然界可以以很高的成色单体存在,因而是最早被人类利用的元素之一,又由于它的色泽和具有很强的化学稳定性,它是人类最喜爱的装饰材料之一,还由于它在自然界含量甚微被称为贵金属,因而金在历史上被视为财富的象征。金文化在中国具有最丰富的内容,它涉及政治、经济、地理、宗教、医药、文学、美术、民俗等等,可以说与人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几乎无所不包。帝王时代象征最高权力的皇权其印是“金印”,其举行重大庆典活动的殿称“金銮殿”,其“宝座”则金漆(鎏金或包金)雕龙,其旨意被视为“金口玉言”。皇帝死后下葬时头戴金冠、身着金缕玉衣。这些,足见“金”在中国的独特地位。直到今天,人们还在将连续七天的假日也被称之为“黄金周”。
古今黄金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一首浪淘沙“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生动描写了我国唐代的采金活动已是十分广泛。
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发掘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刘胜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代孙。公元前154年刘胜被封为中山靖王,他死于公元前113年,刘胜夫妇的墓发掘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其中长信宫灯、金缕玉衣蜚声中外。长信宫灯高48厘米,重15.8千克,遍体鎏金。此次出土最为有名者乃金缕玉衣,刘胜的玉衣用玉2498块,玉片间以金丝编缀,共用金丝约1100克,窦氏玉衣用金丝约600克,这些金丝的直径为0.14毫米。随着历史的前逆,战国时期的楚国就已经流通一种称之为“爰金”的金币。我国黄金生产与应用的历史还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据文献记载:在商代,已经压延出0.01毫米厚的金箔,并有了金质贝币和贴金贝币。据推测,欲压延出0.01毫米厚的金箔,金的成色应在90%以上。
在世界其他文明古国,金的冶炼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有记载,早在公元前3900年前,埃及就发现了黄金。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黄金的国家。古埃及图坦卡蒙法老的金面罩头像即诞生于距今约3400年前。又如著名的玛雅文化,公元九世纪墨西哥古代印第安人即用“脱蜡法”铸造黄金饰品。以上这些黄金艺术精品,其精美细致体现出极高的黄金冶炼加工水平。
中国金币
20世纪末,随着世界经济和技术高度发展,金的贷币作用开始淡化。金的另一种功能—收藏价值开始上升。
我国战国时代的楚国就有了金币。1967年至1970年及1982年,在安徽省阜阳地区及江苏省盱眙县分别出土了三批金币和25块金饼。经有关权威部门考证:阜阳金币为战国时期楚国所铸,而盱眙金饼的成形时间可能在“秦楚汉纷争之际,下限不超过汉”。阜阳地区出土的三批战国时期金币分“郢爰”、“陈爰”、金饼三种,重约2500克。盱眙金饼最重者462.2克。这些金币上均刻有表示重量的阴文正书或符号。按现有资料这些金币当是我国最早用金铸造的贷币。它们含金在96%以上。说起金币,中国人最熟悉的莫过于金元宝。金银元宝的铸造盛于唐宋时期,但一般只作贮藏,少作流通。清代以后,由于纸币(银票)开始取代金属贷币,金币已不为所重。金属铺币多为铜铸。
当金币退出流通领域以后,金币做为收藏品开始为人们所喜爱。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金币。自此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了中国杰出历史人物、中国民间神话故事、中国传统绘画、熊猫等十个系列金银纪念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学、艺术、历史、体育等等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金币已有数百个品种。其中大多采用99.9%纯金制做,但也有成色稍低的,如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币则采用91.6%成色的黄金制成。金币及法定贷币,它与金质纪念章最重要的区别是纪念币上标有面值,有趣的是金币虽系法定贷币,但它却并不按面额在市上流通。如2002年发行的1千克园形精制熊猫金币,币面面额为10000元,但其1千克99.9%纯金材料价格应超过8万元。金币的售价一般包含两部分,一是本金,它按国际金价确定,其二是金币的加工费和制作单位的利润。
中国当代金币其重量有1/20盎司、1/10盎司、1/4央司、1/2盎司、1盎司直至1千克等7-8个品种。它适合各种不同经济收入需求者收藏。这些金币以园形为多,同时也有长方形,扇形、梅花形、八角形等多种形状。当代金币的颜色已不限于单一金本色的范围。中国人民银行也发行了多种彩色金币,如“中国民间神话”系列的《盘古开天地》和《红楼梦》彩色八边形精制金币。彩色金币以往在世界铸造业有较大争议,但其所包含的新技术已逐步被国际钱币界所承认。目前我国有沈阳造币厂、上海造币厂以及深圳国宝金币制造厂等造币厂,每年铸造金币耗金7吨左右(2002年预计数)。
当代中国金币以其绚丽的色彩。多姿多样的形状,适合各种收藏者不同需求重量的品种以及精美的制做和十分丰富的内容赢得国内外众多收藏者的青睐。集藏金币已成为当代一项高雅的文化活动。
作者:苏慎余 来源:北京科普之窗
上传时间:2007-6-29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